記得學醫之始,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,一針二拿三用藥,雖然針灸推拿都學了,可是總覺得開方用藥的內科大方脈最神氣,逐漸以開方劑為主,漸漸的減少了針刺和手法的使用。

從醫後,在臨床治療上可以說是一帆風順,雖然也經常遇到很多棘手的、反復發作的頑疾,使用中藥治療基本上都能在短時間內收到很好的療效,但是有些慢性病則不然,容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,有時甚至患者的病脈證辨的準確無誤,依然攻不下來,弄得自己和患者產生了一個同樣的想法,是不是有些病就真的就沒有治了呢!到底問題出在哪里了!為什麼辨證準確而療效全無呢!帶著這諸多的疑問苦思冥想,但一直不得其解。

子曰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”後來慢慢的靜下心來,反復研讀過去的學醫筆記,終於悟到老師一針二拿三用藥那一句話的真諦,解開了困擾自己很久的疑惑,原來這麼多年是自己在偷懶,忽略了手法的使用。在認識到這種失誤後,及時調整了治療的思路,同時從道家周天修煉方法參悟到任督二脈在人體中的重要性,特別是督脈在人身體上對陽氣的作用,有著類似于回陽藥物的功效。經過長期的臨床摸索,發現有很多慢性疾病是統督一身陽氣的督脈在脊柱上運行受阻所致,其受阻的根源是筋出槽和骨錯縫,這兩種病現代醫學稱之為軟組織損傷和脊柱的小關節錯位,這種筋出槽、骨錯縫的問題只能靠手法來整複,不拿是不行的,損傷的軟組織,失衡的脊柱,經過手法的整複後不僅可以很快的使其復位,還能使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更加暢通,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,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,而且還能夠治療許多疾病。

例如我的一位病人陶先生:第一次到我診室時,是梗著脖子歪著腦袋斜著肩來的。他告訴我,前些日子經常有頭暈、手麻、背部出涼汗的毛病,可是一直沒當回事,有一次自己在路上開車並線時一扭頭,因為脖子疼,轉動不順暢,身子也不由自主的跟著動了,並且帶動了方向盤,差點撞在迎面開來的汽車上,當時驚嚇的出了一身冷汗。後來到某家大醫院一檢查,醫生說,是椎管狹窄、頸椎骨質增生!必須住院手術治療。一聽到要開刀手術,陶先生心裏很害怕,決定先找中醫看看再說,經朋友介紹,抱著試一試的心情來找我看病。

其實有經驗的大夫搭眼一望便能知道,他的這種形體姿勢一定是骨錯縫引起的脊柱小關節紊所致,經過仔細的診斷後,排除了藥物性損害和先天畸形,我為他用手法對有錯縫的椎體逐個進行了調整,同時針刺緩解局部僵緊的軟組織,並配合內服的補元中藥及自我鍛煉,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,他的頸椎已經基本恢復到原來的正常水準,頭暈、手麻、背部出涼汗等不適症狀已經完全消失,可以象以往一樣正常工作了。
最後一次治療後,陶先生悄悄地告訴我,您這套治療方法是不是還有壯陽的作用呀?我問他:怎麼啦?他神秘地說:經過您這段時間的治療,不但我的頸椎病好了,連影響我多年夫妻生活的毛病也已經好了,真是太謝謝您了!這樣的病例在以往單純的使用湯劑來治療雖然也有療效,但不會有這麼快的效果的,嘗到這種一針二拿三用藥多兵種聯合作戰的妙處後,我是再也不敢偷這個懶了。

《黃帝內經》上說:“粗守形,上守神!”我想,先哲們的真實意圖是要告訴我們,健康的第一道關首先是要保持我們形體端正,因為形正氣機才會通順。比如人的脊柱就像汽車的鋼架大樑,汽車大樑上放著發動機、水箱、變速箱,就象人的五臟六腑都掛在脊柱上;汽車大樑下掛個輪子,汽車就可以跑了,人的手和腳也象汽車輪子一樣,支撐點在脊柱上。大家知道買二手汽車,儘量不買出過事故的車,出過事故的車,大樑一般都會有些變形,大樑變形後,汽車的油耗就會增加,整體的損耗也會增加。人的脊柱也一樣,如果出現筋出槽、骨錯縫及椎體發生改變時,就會導致五臟六腑不能在正常的懸掛在原有的解剖位置上,從而影響相關臟腑的氣血運行,時間長了也會引起患者臟腑的病變。由於椎體發生改變後,人體的消耗增大,非常容易疲勞,尤其是所謂的亞健康狀態,有百分八十以上的人處在這種狀況之中。

如果平時感覺自己的頸腰椎有不舒服,懷疑是否得了頸椎病或腰椎病的時侯,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即可診斷,那就是觀察一下自己的鞋底,如果鞋底兩邊的磨損是對稱的,說明你的脊柱是中正健康的。如果鞋底兩邊磨損的不對稱,則說明你的脊柱已經失衡,應儘快找精通手法的醫生整複,把疾病消滅在萌芽之中,及早獲取本來屬於自己的這份健康。

摘自:北京最貴中醫師-武國忠網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uhua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